今天是:2021年4月25日 星期日
欢迎访问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
首页/ 行业信息/ 网络安全题材剧破圈带来的思考

网络安全题材剧破圈带来的思考

2022-10-28 来源:《文汇报》

作者:协会秘书处

3.jpg

有研究表明,同样是普及法律知识,影视剧相较于一般的普法栏目,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由协会理事单位上海耀客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你安全吗?》就是以网络安全尤其是网络信息安全为切入点,聚焦各类社会热点和民生话题,通过一系列影视剧独具的艺术表现手法实现了破圈。

《你安全吗?》用一种轻松幽默、喜剧式的方式,将平时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各类网络信息安全威胁情形,通过主线的电信诈骗案情和支线的各类案情呈现出来,在环环相扣的案件中,没有严肃地一味说教,也没有强迫观众必须接受,反而使观众在消遣娱乐的同时,学习到了防范网络安全威胁的方法。

剧中檀健次扮演的秦淮和朋友周游、陈默一起办了一家民间网络安全公司。秦淮在给社区居民讲防范网络诈骗时,自己的电脑也被黑客入侵,他将计就计,给居民讲解电脑被入侵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从而巧妙化解尴尬。又如,秦淮被误认为是“咸猪手”而遭受网暴,搭档周游为了找到真正性骚扰的人,男扮女装在公交车上“钓鱼”,引发了一连串笑料,最终还秦淮清白,平息了网暴事件。可以说,轻松的基调和网络安全本身的严肃性形成了恰到好处的反差萌。

在“寓教于乐”过程中,《你安全吗?》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上到国家层面,下到扫码支付等百姓的日常生活,处处离不开网络,所以安全成了重中之重。作为普通人,虽然无法像剧中主角那样进行专业的网络防护、网络数据库维护、计算机病毒与木马防护、数据加密防护,但保护生物密码尤其是指纹、声纹、虹膜这些无法改变的身份密码以及修改不同网站的不同密码这些小事还是可以做到的,而且这些小事对自身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保护意义重大。因为没有网络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公民维护好自身网络信息安全的同时,就是在维护国家的网络安全、就是在维护国家的安全。

电视剧是一种开放的文化样式,它不是封闭的单向的传播与交流,而是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交流。《你安全吗?》随着剧情的发展,网络暴力、水军控评、网络诈骗、羊毛群诈骗、网络赌球等社会热点铺展开来,将剧中网络热议背后的故事通过一个个案件进行串联并娓娓道来,更逐一提出了解决方法。比如,与现实贴近的羊毛群诈骗,剧中情节是:秦淮和伙伴们在调查瓶盖兑奖案件过程中找到羊毛商,他手中有上千个账号,专门针对有漏洞的厂家,即利用网络平台漏洞、厂家活动漏洞,恶意获利,涉嫌违法。这个案件告诉我们,除了厂家要不断升级网络防御系统外,作为公民切勿贪小便宜。又如,剧中出现的多起网络暴力事件,在社会上形成了恶劣影响,虽然问题最终都得以解决,但值得观众反思:不可盲目追风、人云亦云,要自觉遵守《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遵循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理性处事

正如剧中所说,网络技术就是把刀,自己是握刀的人,用不好不但会割伤自己,还会伤害到别人。这不是刀的问题,是人的选择问题。剧中的陈默为了抓住电信诈骗嫌疑人,私自制作病毒、打击黑产、攻击网站,因病毒泄露被抓;而周游曾受到蛊惑准备黑进对方账户发帖来澄清事实,同样犯法,这些以暴制暴的行为不可取。秦淮则立下“规矩”,利用网络调查不能违法,如不能非法安装监控App或者非法登入他人账号,不同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是参与剧的讨论,每个公民都应该从自身做起,用正确的态度与方法为净化网络生态、维护网络安全添一份力,积极参与到维护网络安全当中。

当然,该剧在叙事和细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叙事节奏上,不稳定且时快时慢,前后割裂,某些分支案件开头铺垫很好但仓促结尾,让人意犹未尽。有的剧情似乎是为了凸显戏剧冲突,强行安排,不太合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该剧整体上比较专业,但是在围绕案件所编织的细节上,为了制造悬疑感和紧张感,有些与现实不太相符,如境外在对主角进行杀猪盘诈骗(线上),境内同一批人同时在对主角放贷(线下),与电信诈骗(杀猪盘属于电信诈骗的一种)的非接触性特征不太吻合;一些画面尤其是与网络相关的代码、编程画面,稍显敷衍。

总体来说,在轻松幽默和略带悬疑的基调上铺开的《你安全吗?》,在电视剧文化非强迫式传播、互动式传播上独具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讲述案件的同时,普及了网络安全知识、教会了安全防范的方法、讨论了社会热点问题,不仅使得创作更为平民化、亲民化,引发观众共鸣,还填补了国家安全题材电视剧的空白。虽然存在科普较多而艺术略显不足等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并不妨碍该类题材的破圈。

 

 

此文选编于《文汇报》